行业动态
近期信用债市场违约事件增多,多家上市公司现身其中,引发各方关注。在业界看来,“打破刚兑”已逐渐成为债市参与各方的共识,但在信用债违约处置方面,“最后一公里”仍待打通。
个券违约事件增多 总体风险可控
进入2018年以来,多家公司发行的信用债相继出现违约,不少上市公司亦现身其中。
来自多家投资机构的观点认为,多因素导致近期信用债市场风险有所抬升。
一方面,当前整体融资环境趋紧,缺乏充足现金流的弱资质企业融资难度加大,违约风险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包括资管新规在内,多项监管政策落地令信用债整体需求趋弱,投资者持有意愿下降。
个券接连违约,也使得信用债市场整体风险状况和未来表现受到高度关注。
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业务中心数据显示,上交所债券市场公司债券未到期违约率约为0.2%,处于相对低位。已发生违约的债券违约金额较小。在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上市公司债券方面,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或主体评级AA+及以上占比超过七成,资质相对较好,风险爆发隐患也相对较小。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宏观经济稳中向好,信用债市场也就有稳健运行的基础,即使发生违约,程度与节奏也是可控的。
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个券风险暴露可能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一定压制,在需求趋于回落的背景下,前期调整不足的低评级信用债或面临较大压力。
兑付压力增大 一线监管提前应对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信用债市场兑付压力增大。
对此,承担一线监管职责的交易所已开始提前应对。据悉,上交所年初已有针对性地要求受托管理人,对今年到期或回售债券中的重点行业或其他高风险发行人进行风险排查,探清风险底数,提前部署并落实风险管理工作。
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经初步排查存在较高风险的债券,将及时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落实违约风险化解处置预案,为风险化解创造时间窗口。
事实上,风险防控一直是信用债市场监管的“重中之重”。来自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的信息显示,近年来上交所通过风险监测、排查等多种手段,对涉及风险的债券及时干预,协助发行人及受托管理人制定针对性处置方案,截至目前已协调化解多只上市公司债券的兑付兑息风险。
在此基础上,2017年3月和2018年3月,上交所分别出台重要文件,强化公司债券存续期信用风险管理,要求受托管理人完善自身风险管理体系,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尽早摸清风险底数。
应加快推进信用债的市场化风险处置
个券违约事件增多,在信用债市场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机构统计显示,今年以来银行间及交易所债券市场已有超过300只信用债推迟或取消发行,涉及规模超过1800亿元。发行失败也并非个案。
在业界看来,上述情形表明“闭着眼睛买债券”的时代已经过去,“打破刚兑”正逐渐成为债市参与各方的共识。而市场约束机制的逐步建立和强化,有助于扭转信用债定价与风险匹配度不高的现状。
业界同时呼吁,在信用债迈向市场化、法制化的过程中,违约处置的“最后一公里”亟待打通。
从目前情况来看,债券违约处置具有较浓的地方政府干预色彩,“兜底”的结果是信用风险被延缓或转移,而并未获得有效释放。多位业界专家呼吁,在各方对“打破刚兑”初步形成共识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信用债的市场化风险处置,包括健全违约债券交易制度,便于市场出清。
在此基础上,债券市场风险管理制度框架和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也应进一步完善,包括市场化发行定价、信用风险管理、偿债风险准备金、信用评级及信用增信、估值、做市商制度、第三方担保、信息披露等。
债券投资人保护也被视为信用债市场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曙光等专家表示,司法救济制度是债券投资人保护的“最后一道屏障”,呼吁在立法层面系统完善债券投资人保护制度,切实保障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