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4月1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期间举办的国企改革分论坛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新征程的开启,吹响了中国企业和全球经济融合发展的号角,中国的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将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率先扩大开放,落实相关举措。
据透露,未来将逐步扩大深化能源、矿产等领域的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同时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加速“走出去”,国企并购不一定坚持要100%控股。与会嘉宾建议,在这一过程中,国企要加大创新力度和推动产业优化升级,推行互联网技术等,提高核心竞争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整个中国经济增长迅速,近年来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在国内外都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然而有部分外国人士对此表示担忧,“中国的国有企业过于强大了,占据了中国40%的工业资产,这个份额应该缩小。”欧洲智囊团荣誉主席、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拉米在分论坛上称。
对此,肖亚庆给出了一组数据予以回应:2017年中国国企销售收入总量达26.4万亿元,占经济总量的占比远远低于其他所有制企业;在海外的经营收入只有4.7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海外营收的比例不到15%。97家央企中绝大部分都和国外公司有着各种各样形势的合资合作,有60%的国有企业都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销售收入总量的26.4万亿中,60%多都是来自混合所有制企业。此外,上市公司的资产比例已经占到了60%多。
这只是一个开始。他表示,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对国有企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和动力,中国国企将更积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激发全球市场活力,为全球企业创造新的合作机遇。今后合资合作的路、开放的路、走市场化的路还要继续完善,进一步走下去。目前在能源领域、矿产资源领域很多国企已有较为丰富的开放合作经验,未来将逐步扩大、深化这一方面的工作。
在拥抱外资企业进入的同时,中国国有企业也要积极“走出去”。肖亚庆表示,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不一定坚持要100%控股,而是要按照新的时代变化,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谋求共同发展与进步。国资委要把握好加强监管、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搞活企业、增加企业市场活力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促进中央企业更加市场化、更加国际化,努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介绍说,招商局集团在南亚的斯里兰卡、东非的吉布提等 “一带一路”沿线重要的港口地区,复制蛇口从一个小渔村沙滩到建港建园区城市化的开发模式,根据所处国家和所在地区的资源禀赋来发展当地的经济,改善当地的民生。
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董事长博克纳在分论坛上对国企走出去建议,部分中国国企参与欧美企业的并购时报价溢价率远高于其他对手,未来应该在竞购报价时更为理性。但他也强调,欧美国家应秉持公平开放市场理念,对技术没必要过度保护,影响市场公平。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是“引进来”还是“走出去”,国有资本要想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还是要靠核心竞争力。
肖亚庆表示,目前国企央企承担了大量的历史和社会责任,其税收和负担远高于其它所有制企业。国企央企目前的发展,主要靠其核心竞争能力。在他看来,国企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表现为在通信、电力、交通、运输、航空等一些重要领域和基础设施上满足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还有创新能力、研发能力,以及开放和合作的能力。
在李建红看来,国企的主要竞争力在于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的能力,要不断优化发展理念、做强主业,要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企业也在加快调整。“我们淘汰了许多低端的、落后的制造产业,引进了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服务,先进的装备制造研发。”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建议,大型国企应推行物联网技术,使经营业务实现软件化、平台化,以打造适应未来国际竞争的企业。“这是全世界的大公司梦寐以求的事情。国企对基础行业进行物联网化,产生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几乎是无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