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0月27日,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400亿元逆回购操作,其中,500亿元的63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90%,600亿元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45%,300亿元的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60%,均与上次持平。这是央行在公开市场首次进行63天期逆回购操作,也是截至目前期限最长的逆回购操作。对此,多机构表示,63天期逆回购有助于平抑资金面波动,保持年内流动性基本稳定,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鉴于27日有500亿元逆回购到期,因此公开市场净投放900亿元,当周公开市场净投放累计3900亿元。而在此前一周的五个交易日,净投放额达5600亿元,为半年来的最大单周净投放量。
公开市场近期连续大规模净投放,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主要是受月底临近,资金面趋紧影响。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对记者表示,从历史数据来看,11月是全年财政性存款释放“小月”,而12月财政性存款则大幅释出,年底财政存款波动较大,此番操作是央行“削峰填谷”、对流动性进行精准调控的体现,有助年内流动性水平保持中性平稳。
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上进行的逆回购主要是7天期、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而63天期逆回购也成为历史上进行过的期限最长的品种。
中金固收研报认为,延长逆回购期限,将一部分7天和14天逆回购用2个月品种来替代,可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频率,银行也不用担心每周有大量逆回购到期而不敢使用资金,有助于稳定资金面,平抑资金波动。
从过去14天期和28天期逆回购操作推出的经验来看,这一新期限的逆回购操作也有成为常态工具的可能。方正固收研报认为,2016年8月及9月央行分别把逆回购期限拉长到14天和28天,之后14天和28天逆回购就成为了相对常态的工具,两个月期的逆回购可能也不会浅尝辄止。
在当下时点央行开展63天期逆回购操作利好岁末资金面,而业内人士仍普遍认为,此举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
“逆回购创新工具的正式落地并不代表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的转变。完善逆回购期限品种,实现更加灵活精准地进行流动性调节,其背后透露的仍然是央行稳定资金面水平削峰填谷熨平扰动的意图。”明明表示,后续央行将保持总体中性的公开市场操作,两个月逆回购更大可能是对原有流动性投放工具组合的替代。
申万宏源研报同样认为央行此举并非货币宽松。“央行定向降准考核时点是每年的2月份,因此相比对接定向降准,其实更重要的是跨年。在既有MLF操作的情况下,央行拉长逆回购久期到底是作为现有短期限逆回购的补充还是替代区别将十分显著。控总量的大环境下,相应收紧短期限逆回购的投放量将是大概率事件,而总量控制程度则将完全取决于央行。”该报告指出。
(图片来源: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