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对于信用债投资,央行窗口指导显示,对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监管机构给出了一些宽松的信号。
7月18日晚,网传央行近日窗口指导银行,将向一级交易商额外提供中期借贷便利(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数位银行金融市场人士处确认了该消息。
一位银行金融市场部门负责人表示,已收到通知,且央行对银行有具体的额度要求。另有金融市场部门人士表示,有听说该通知,但尚未收到文件。
华泰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李超表示,这一政策并非宽松。当前经济的核心矛盾是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下行,表内信贷和债券需要都强才能稳住社融。
对于信用债投资,央行窗口指导显示,对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究其原因,有机构人士表示,近期债券风险事件较多,债券投资人涌向AAA等高评级债券,导致低评级债券发行人压力较大。
但这一政策引起了市场的广泛热议。因大部分违约债券均为AA+及以下评级,银行资金入场究竟能否改善低评级债券的流动性,仍待观察。
或为稳定社融增速
央行窗口指导显示,对于贷款投放,银行较月初报送贷款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不鼓励。
2018年以来,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不断下降。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9.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2.03万亿元;社融存量增速进一步下降至9.8%,跌破10%。
与央行窗口指导同时,7月18日,银保监会召开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座谈会。
会议强调,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逐步降低对抵押担保和外部评估的依赖,从源头上降低小微企业融资费用负担。
一位机构分析师表示,监管政策仍是想要去杠杆,但现在要为三季度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储备政策,以显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当前社会融资规模数据较弱,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会变弱,三、四季度产出数据可能会变差。
一位机构分析师表示,当前再度以大幅降准等总量政策去大干快上肯定不是央行、财政部门的政策方向,但是会各自使用一些手段去做对冲三、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但这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放水”。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GDP同比增长6.7%,比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仅为6.0%,创历史新低。
争议增配低评级债券
对于信用债投资,央行窗口指导显示,对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究其原因,有机构人士表示,央行要求增配低评级信用债,起因是由于近期债券风险事件较多,债券投资人涌向AAA等高评级债券,导致低评级债券发行人压力较大。
截至7月18日,已有28只债券出现违约,除了沪华信为AAA级以外,其余违约债券均为AA+及以下评级。这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发生变化,出现AAA债买不到,AA+卖不掉的情况。
此外,债市流动性不断下降,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0只债券推迟或者取消发行。
有机构人士表示,当前信用利差高企,是因为理财新规与同业整顿等,打断了中小银行广义资产扩张的路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较低、信用利差扩大是符合结构性去杠杆方向的——这既控制债务增速、降低优势企业融资成本,又并非大水漫灌。但当前债市AAA与AA+冰火两重天,这一政策限制了债券市场融资功能的实现,中小企业尤其民企面临融资难融资贵。
“问题在于,AA+债券如果出了风险算谁的,还是已经默认滚动续发债券。”一位资深银行业内人士说。
招商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丁安华表示,这意味着“宽货币+紧信用”政策组合走到终点。宽货币引导利率下行,从利率债向信用债传导,进而引导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下降。整个经济的利率传导机制进而恢复。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信用债违约频发的环境下,企业信贷违约风险可能会进一步加剧。”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银行业应加强对已授信企业的风险排查、跟踪和提前预警,并提前制定风险处置预案,有效防范信贷违约风险,减少新增不良贷款规模。地方政府和企业切勿简单地将融资和债务问题一股脑儿推给金融机构,否则将大大增加金融机构出现坏账的风险,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