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A股目前在2700点上下震荡,投资者该加仓还是减仓?
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基金经理认为当前市场已在低位,进一步回调幅度有限,但企稳反弹可能比预期时间更长。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三成的基金经理打算加仓或大幅加仓,近六成基金经理选择保持现有仓位不变。
同时,多数私募基金经理对A股信心持续提升,超过40%的基金经理对4月份的市场持乐观态度。
其表示,仍看好科技股,但需警惕部分个股估值过高的风险。此外,叠加政策刺激、消费回补以及持续产业升级,消费、周期股也将有较好表现。
超三成基金经理欲加仓
3月,在疫情全球蔓延的恐慌情绪影响下,全球指数出现大幅下跌,A股市场也在悲观中一路下跌。北向资金3月净流出678.73亿元,创下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净流出的最高纪录。直至3月最后一周,市场才出现触底反弹的迹象。
私募排排网最近开展的一份调查显示,基金经理对A股的信心在持续提升。
调查数据显示,4月份融智·中国对冲基金经理A股信心指数为115.65,已连续两个月上涨。其中,3.86%的基金经理是持极度乐观态度,36.71%的基金经理持乐观态度,48.79%的基金经理持中性的观点,仅10.63%的基金经理不看好4月份的行情。
从私募仓位来看,截至3月31日,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的平均仓位为65.18%,相比上个月同期的73.26%,下降8.08个百分点,处于近五个月最低仓位水平。
在后续操作上,有60.87%的基金经理选择维持现有仓位不变,33.33%的基金经理打算增仓或大幅增仓,剩余5.80%的基金经理欲降低仓位。
寻找结构性机会
不少私募表示,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海外疫情带来的冲击不确定性犹存,市场企稳修复可能要比预期时间更长。当前A股已在低位,进一步回调幅度有限,短期来看,更重要的是寻找结构性机会,规避与外需相关性较高的板块或个股。
星石投资合伙人、首席研究官方磊表示,国内疫情已经得到有效管控,生产生活不断恢复。随着逆周期调控发力,二季度内需将率先企稳修复。外需受全球疫情影响对经济有一定拖累,但为抵御疫情冲击,全球流动性大幅宽松,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支撑,预计三季度外需逐步回稳。
泊通投资董事长卢洋称,当前A股在历史最低估值的位置上,回调有限,更应该通过调整持仓结构,而不是降低仓位来防御。避免持有外需占比高、预期高、估值高、不确定性强的板块,尽量持有纯内需、低估值、分红确定性高、政策对冲的板块。
源乐晟认为,目前看来疫情的一次性冲击也许会比之前预期的要长一些,需要紧密跟踪欧美国家在疫情控制、疫苗药物研发等方面的进展,动态评估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时长。在此过程中,将通过适当的仓位调整等方式做好风险控制。但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复杂过程带来的市场调整机会,不断优化投资组合,更加积极地寻找结构性机会。
凯丰投资建议,未来A股和港股的布局应该规避和外需、海外产业链高度相关的产业和公司,多关注内需的公司和产业。随着一系列刺激消费、降低实体企业融资成本的政策推出,二季度很多优秀公司收入和盈利会恢复同比正增长,继续逢低吸纳和调整配置行业结构是当前的重点工作。
科技、消费、周期怎么选?
此次指数调整过程中,科技类调整幅度最大,部分消费、医药的蓝筹股也有回调。那么,科技股当前的估值是否回归正常?接下来科技、消费、周期又该怎么选?
方磊表示,宽松的流动性叠加政策刺激、消费回补、以及持续的产业升级,科技、周期、消费板块都有较好的投资机会。重点关注六大行业:大众消费与服务、5G产业链、有色、高端装备、新能源产业链、医药生物。
方磊称,个人而言更倾向于科技类的投资机会。不过他也提示,科技股里与外需相关的部分个股,二季度业绩可能会有大幅度下调。另外,部分个股估值实在太高,比如部分计算机个股。
敦和资管股票投资部研究总监李博也表示,一季度A股行情相对独立,但科技股部分个股的估值泡沫相当严重。
敦和资管股票投资部投资总监盖婷婷称,未来主要看好三个方向:第一,巨大的消费市场;第二,改革红利的释放,包括新能源行业、医疗领域等鼓励创新的方向;第三,科技创新领域,微观上有很多领域我们都走在世界前列,包括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拾贝投资表示,其在资产配置上主要做了三个变化,分别是线上化的普及、中国内需和更强调公司质量,主要投资中国互联网服务和配套、在疫情中经受住考验的消费和服务、医疗器械和制品、优秀的银行、公用事业和一些公司及行业周期向上明显的制造业等。
(信息来源:中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