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18.77万亿、18.1万亿、17.37万亿、16.54万亿,这是国内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2017年前四个季度的数据。可见在“去通道、降杠杆”背景下,券商资管规模全年缩水之剧烈。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梳理,截至2017年12月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16.54万亿元,较2017年11月底的16.96万亿元减少了约4200亿元,较2017年一季度末的18.77万亿缩水了2.23万亿元。
这也就是说,去年4月~12月这9个月里,券商资管规模从接近19万亿的顶点迅速缩水超2万亿,并跌破17万亿。
多位券商资管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券商资管“去通道化”已成必然,此前靠通道业务快速扩张的模式将终结。证券业“强者恒强”的趋势之下,龙头券商的资管细分业务将具备更强竞争力,能更好地应对大资管新规对于券商资管业务带来的影响,回归主动管理本源。
券商资管规模
缩水2.23万亿
1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证券公司资管业务、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专户业务、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合计29.03万亿元,较11月底减少7952亿元,减少2.67%。
其中,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达16.54万亿元;基金公司专户业务管理资产规模4.96万亿元;基金子公司专户业务管理资产规模7.31万亿元;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2146亿元。
存续资管产品中,一对多(集合)产品规模4.26万亿元,占比14.7%;一对一(定向)产品规模24.74万亿元,占比85.3%。
2017年全年,券商资管业务可谓持续“猛烈”去通道,券商资管规模从2017年一季度末的18.77万亿、二季度末的18.1万亿、三季度末的17.37万亿,一路下降至12月底的16.54万亿元。这9个月的时间里,券商资管规模降幅超过2万亿元。
华北地区一家大型券商资管部总经理告诉记者,券商资管业务“去通道、去杠杆”势在必行,证券业“强者恒强”趋势之下,龙头券商的资管细分业务将具备更强竞争力,“弱者离场”或将在近几年出现,做大做精、回归主动管理是行业必然选择。
国海证券研究所固定收益团队负责人靳毅分析称,未来,随着通道业务逐步萎缩,券商资管在资产端的业务模式主要分为投资类业务和融资类业务两大类。投资类业务未来的趋势是基金化,核心是投研能力;融资类业务未来的趋势则是投行化,核心是企业客户基础。
华泰、东方、广发资管
业绩领跑
2017年前12个月,13家A股上市券商资管子公司中,重点发力主动管理的华泰资管和东方资管营业收入位居前两名,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26亿元、21亿元;广发资管以20.6亿元紧随其后,国泰君安资管以16.03亿元位列第四。
仅从2017年12月份单月营收数据看,广发资管2017年12月营业收入位列上市券商资管子公司第一,达4.6亿元;东证资管则在2017年12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营收超过3亿元,12月份单月营收增长至3.78亿元,同比增幅明显。
从2017年上市券商资管子公司净利润来看,华泰资管稳居首位,累计净利润11.44亿元,广发资管以11.05亿元紧随其后。这13家上市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中仅有这2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1亿元。
仅6家上市券商旗下资管子公司2017年全年净利润均超过5亿元。其中,招商资管位列第三,实现净利润7.18亿元;国泰君安资管净利润为7亿元,位列第四;东方资管以6.01亿元位居第五;光证资管去年净利润5.11亿元,仅2017年12月单月实现净利润2.41亿元,是上市券商子公司单月净利润最高的一家。
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中信证券以1.79万亿元位居三季度券商资管规模第一,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资管规模超过1万亿的券商。国泰君安资管、华泰证券资管分别排在第二、第三,资管规模均超过80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去年三季度末,主动管理规模前20的券商资管中,仅东证资管、海通资管、招商资管和长江资管4家的主动管理规模较二季度正增长,还有15家的主动管理规模较二季度减少。
(图片来源:互联网)